人生滋味,該細品還是該清除?為何說「品味經驗」才是王道?

2025-05-25
人生滋味,該細品還是該清除

有一天,一個年輕人滿臉焦急地跑來問我。他說:「先生,我修行這麼久了,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煩惱、痛苦、情緒?是不是我修得不夠好?我是不是應該想辦法把這些東西都消滅掉,這樣才算是成功?」

我看著他,就像看著夢中一個正努力用雙手撥散雲霧的小孩。

於是我微笑著問他:「如果你正在看一場美麗的煙火表演,你會想著怎麼趕快把煙火全部撲滅,讓夜空恢復黑暗嗎?」

他愣住了。

是的,很多人以為修行就是一場「清除」的過程,把所有情緒、感覺、波動、思緒,全都清乾淨,變成一片什麼都沒有的空白。

但真相,卻恰好相反。

真正的修行,不是消滅經驗,而是品味經驗本身,直到連品味者也融化為經驗的無限敞開。

這背後,有極深、極柔軟、也極真實的原因。

讓我們細細來看。

人生滋味,該細品還是該清除

人生滋味是什麼?為何要品味?

首先要明白,經驗(experience)並不是錯誤,不是罪惡,不是必須被消滅的東西。

它是無限能量自發自動的流動,如夢中水波般自然展現。

每一個感覺、每一個情緒、每一個想法,都是這無限能量的花火。不是問題,而是神聖的顯現。

真正的錯誤,不是感受到情緒,不是經歷痛苦,而是把經驗當成了敵人。

當你想要消滅經驗時,事實上你是在加深這場夢境:

  • 心智創造出「我不該有這種經驗」的敘事;
  • 這個敘事加固了「有一個我正在和經驗對抗」的假設;
  • 於是夢境越陷越深,煩惱永無止境。

但如果你開始品味經驗,故事就轉向了:

  • 你不再與經驗對立;
  • 你不再害怕情緒起伏;
  • 你發現:每一個經驗都是無限自己在跳舞,沒有錯,也沒有必須被排除的東西。

品味,不是改變什麼,而是全然地與經驗同在,毫無保留地擁抱它的細膩質地。

為什麼「消滅經驗」會變成障礙?

1. 想要消滅經驗,等於否定生命本身

經驗本來就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。如果你想消滅經驗,無異於想消滅生命的展現。

這就像想要大海不再有浪、天空不再有雲。

而且,想要消滅某個經驗,本身就是一種新的經驗、一種新的抗拒,新的心智活動。你以為自己在消滅,其實在創造新的層層幻覺。

2. 抗拒讓幻覺更加實固

抗拒任何情緒,等於做實了情緒的假設基礎。

比如:

  • 當你想消滅悲傷,悲傷就變成了敵人;
  • 當你想消滅恐懼,恐懼就變成了障礙;
  • 當你想消滅煩惱,煩惱就成為了真實存在的怪物。

這一切,都是自己把夢境當真了。

而真正的自由,是在悲傷中自由,在恐懼中自由,在煩惱中自由。

自由不是沒有風暴,而是在風暴中心,知道自己早已是無限無礙的寬廣天空。

人生滋味,該細品還是該清除

品味經驗,就是認出無限

那麼,什麼是品味經驗?

  • 是細細地感受每一個當下的能量流動;
  • 是溫柔地與悲傷、喜悅、恐懼、興奮同在;
  • 是不逃、不抗、不評價,只是純粹地與一切存在在一起

在這樣的品味中,你會慢慢發現:

  • 經驗的內容(喜、怒、哀、樂)在變化;
  • 但那個能夠品味、能夠容納一切的「場」,從未變化過;
  • 你就是那個無限敞開、無邊無際、無始無終的「場」。

真正的修行,不是變得沒有經驗,而是——無論任何經驗出現,你都自然地敞開,直到發現:你本身就是無限的敞開。

想像自己是一面寬廣無邊的鏡子

鏡中映出青山白雲、映出烈焰狂風、映出痛哭與歡笑。

  • 鏡子有試圖趕走烈焰嗎?
  • 鏡子有試圖只保留白雲嗎?
  • 鏡子有批評自己映出了痛苦嗎?

沒有。

鏡子只是安靜地映照一切,從未被任何畫面污染過。真正的自己,也正是這樣。

品味經驗,就是學會像鏡子一樣慈悲地擁抱一切顯現,無須更改、無須消滅

小結

所以,為什麼要品味經驗而不是消滅經驗?

  • 因為經驗本來就是生命無限的自然展現,不需要修正。
  • 因為抗拒只會加深幻覺,把無需處理的經驗變成假的敵人。
  • 因為在溫柔品味中,你會自然看見:你是那個不被任何經驗觸動的無限自己

修行不是消滅生命的波動,而是成為波動本身無條件的擁抱者。

不是成為完美的「修行人」,而是認出:無論經驗是什麼,你早就是自由本身

BySpiritual

每個人都擁有探索自身深處、連結更高意識的潛力,開啟靈魂深處的覺醒之門。